事实上, 在今年四月份, 未来机器人才刚刚完成了近亿元的 B2 轮融资, 这也能够看出工业机器人市场正在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2021 年上半年, 随着全球经济开始回暖, 汽车行业开始稳步回温, 其中电动化, 智能化成为车企所关注的重点.
仅以我国市场为例, BAT 等互联网巨头企业纷纷布局自动驾驶, 带动大量资金进入, 推动了整个市场的快速发展. 据研究机构预测, 2021 年中国自动驾驶行业市场规模将超 2350 亿元.
但相比往年, 今年的自动驾驶市场开始发生了些许变化, 开始转向发展其他赛道布局. 小马智行, 文远知行布局无人驾驶货运, 阿里, 华为等企业启动无人驾驶卡车研发...... 工业自动化正在成为资本瞄准的新目标.
近日, 工业无人车企业未来机器人宣布完成数亿元 C 轮股权融资, 投资方包括字节跳动, 顺为资本, 联通中金等知名投资机构.
能够发现, 除了字节跳动以外, 雷军的顺为资本也参与了此次投资. 为什么互联网巨头们, 盯上了工业自动化市场?
未来机器人是干什么的?
根据公司官网显示, 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成了于 2016 年, 为全球工业无人车辆领军企业.
通过借助人工智能, 环境感知, 深度学习, 伺服控制等核心技术来打造工业车辆无人驾驶通用技术平台, 从而帮助企业实现物流无人化升级, 并推进物流管理的智能化, 科学化, 最终提升企业物流效率及经济效益.
近几年间, 国内掀起了 "智能制造" 的改革浪潮, 以机器人替代传统人力的趋势正在愈发明显.
在仓储物流行业, 由于传统模式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进行搬运, 同时会受到时间限制, 造成物流运输成本高昂且难以降低.
其中货物搬运往往需要依靠叉车来进行, 而即便是熟练的叉车工在搬运效率上也并不高, 这也是限制现代物流体系效率提升的最大阻碍之一.
因此, 无人驾驶叉车成为了解决这个效率难题的最佳方案. 在 AI 的操纵下, 将能够极大地提升运输效率, 并减少人工成本.
"未来机器人" 目前主要致力于面向物流行业的工业车辆无人驾驶, 其柔性物流无人化解决方案包括了大规模集群机器人调度系统, 智能化环境监控系统级端传感器融合工业无人车辆.
基于三个技术板块, 未来机器人能够为有物流需求的企业提供覆盖装卸货, 存取, 分拨等需求的自动化无人搬运解决方案, 帮助企业构建自动化仓储物流体系.
随着疫情加速了国内电商产业的发展, 因为人力因素限制了物流运输的问题在这段时期内爆发.
而以 "未来机器人" 所代表的无人驾驶叉车, 成为了有物流运输企业对仓储实现自动化升级的最佳解决方案.
在仓储物流当中, 无人驾驶叉车能够保证 24 小时全天候进行货物搬运, 不再如同人力受到身体因素的限制.
此外, 物流行业近几年间一直处于产业升级状态, 而以无人驾驶叉车为代表的物流机器人更是迎来了发展的机遇期.
事实上, 在今年四月份, 未来机器人才刚刚完成了近亿元的 B2 轮融资, 这也能够看出工业机器人市场正在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
机器人行业 "躁动" 背后, 工业自动化将成下一个必争之地?
2021 年机器人行业似乎突然进入到了一个加速阶段.
8 月 10 日, 小米发布了仿生机器人 CyberDog"铁蛋", 几天之后特斯拉也宣布将推出人形机器人 "Optimus". 到了 9 月份, 小鹏汽车发布了首款机器马 "小白龙".
除了新机器人产品发个不停, 融资市场上机器人企业也成了香饽饽.
据朋湖网不完全统计, 截至 2021 年 7 月底, 国内机器人赛道完成融资 94 起, 总融资金额约 125.35 亿元; 其中融资金额达到亿元以上的共 31 笔, 融资金额约 107.69 亿元.
为什么国内机器人市场突然 "躁动" 起来?
原因就在于, 机器人应用最广的工业互联网产业正步入增长阶段. 中国信通院测算, 2018 年, 2019 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分别为 4386 亿元, 5361 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 30.1% 和 22.2%. 初步预计, 2020 年这一数字将增长 21.6% 至 6520 亿元.
而机器人所代表的自动化制造是工业互联网产业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机器人来取代人力, 解决了生产环节当中因为人力因素所导致效率下滑问题.
这同时也意味着, 如果国内所有产业均要实现自动化升级, 那么未来的市场空间将相当庞大. 因此, 这也是为何众多资本纷纷涌入这一行业的主要原因.
但行业热度高昂, 就意味着竞争将会非常激烈. 仅以 "未来机器人" 所处的物流机器人赛道, 就面临着众多竞争者的角逐.
对于电商行业而言, 物流是决定业务能否发展的基础. 因而, 从阿里巴巴, 再到京东, 甚至是美团, 百度等国内互联网巨头, 在物流机器人上均有涉足.
摆在 "未来机器人" 面前的那个未来, 似乎并不乐观.
一方面, BAT 巨头们在研发实力, 资源实力上显然远远领先于这家年轻的企业.
另一方面, 在物流机器人应用最广的物流行业, 把控了电商赛道的阿里, 京东们首先就控制住了大部分物流行业的营收来源.
基本上, 物流行业的所有企业, 都与这几大电商巨头们有着或多或少地关联, 同时电商巨头均投入了大量资本在建设智能仓储体系上, 这就进一步地压缩了未来机器人的生存空间.
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机器人就没有一条属于它的发展路线.
目前未来机器人的主要产品为无人叉车, 而无人叉车实际上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率极低. 作为物流行业最常用的设备, 数据显示 2020 年中国市场共新增各类型叉车约 60 万台(CITA,2021), 叉车的保有量高达 300 万台.
虽然叉车市场有着较大的规模, 但事实上 2020 年国内无人叉车的销量仅有约 3500 台(高工产业研究院, 2021), 占比不到 1%.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 未来机器人首席执行官李陆洋认为:"目前无人叉车市场占比提不上去, 不是因为无人叉车价格高, 而是产品还无法充分满足客户的使用要求."
对于客户来讲, 无人叉车真的能给自己带来实际的效应是非常重要的, 而对于物流搬运有需求的行业众多, 不同的行业都会对无人叉车有着不同的需求, 而这恰恰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对于 BAT 等巨头而言, 他们更多将目光放在针对电商物流的解决方案上, 并不会再去针对其他行业去做配套的适配, 这就给了未来机器人留下了发展的空间.
通过针对无人叉车这一核心产品, 未来机器人面向更多行业对其做了适配. 未来机器人曾与中石化合作, 为其提供了国内首例外月台无人叉车全天候装车项目, 帮助客户实现了石油化工产品 (化纤, 树脂颗粒) 从产线, 检验仓, 成品仓到外月台装卸全流程无人化.
"做一行, 精一行" 可以说是未来机器人目前发展战略的真实写照. 从目前国内乃至全球物流产业的发展来看, 自动化, 智能化已经成为大趋势. 而尤其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及制造大国, 对于物流技术装备拥有更高的需求.
当国内已然进入到一个产业数智化的全面升级阶段, 在需求全面爆发之际, 已经处于无人叉车技术领先地位的未来机器人, 能否抓住这个风口, 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 答案尚还未揭晓, 但目前来看, 未来机器人已经是行业当中的一匹黑马.
来源: http://ai.51cto.com/art/202110/6847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