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认为, 凭借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 去信任, 集体维护, 可靠数据库, 开源和匿名性等特点, 可一举解决电子票据监管和使用方面存在的难题. 对此, 笔者持审慎乐观态度 -- 运用区块链电子发票, 消除税收管理中的痛点和难点, 为信息管税提供技术支撑, 还需要 "一慢二看三通过".
区块链作为新兴的数据共享技术, 电子发票作为监管经济的重要依据, 它们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冲突的. 基于税务机关法定义务, 消耗成本, 数据安全的考虑, 信息化建设中税收信息数据, 税收信息设备和税收信息技术主权当属税务机关的底线, 应该牢牢把握.
近段时间, 区块链在不同领域得到高度重视. 在税务方面,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票据开发也取得了多项成果.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 凭借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 去信任, 集体维护, 可靠数据库, 开源和匿名性等特点, 可一举解决电子票据监管和使用方面存在的难题. 对此, 笔者持审慎乐观态度 -- 运用区块链电子发票, 消除税收管理中的痛点和难点, 为信息管税提供技术支撑, 还需要 "一慢二看三通过".
一般认为, 区块链是以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 该技术方案主要让参与系统中的任意多个节点, 通过密码学方法生成相关联的数据块. 每个数据块都包含一定时间内的全部信息交流数据, 并且通过数据指纹验证信息的有效性和链接下一个数据块.
简单来说, 电子发票就是数字化, 电子化的发票. 电子发票的基本管理模式与普通发票并无二致, 它作为会计原始凭证之一, 既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 又是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的主要依据, 能够有效监督经济活动, 维护经济秩序, 保护国家财产安全.
通过以上简要说明可以发现, 区块链作为新兴的数据共享技术, 电子发票作为监管经济的重要依据, 它们之间是存在一定的冲突的, 这也是区块链电子发票推广运用的症结所在, 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首先, 可能会影响税务机关行使管理职责. 发票管理是税务机关的法定义务, 是税收征管法赋予的权力. 对电子发票, 税务机关拥有清晰的行政授权. 区块链是每个区块存储所有交易账本的分布式数据库, 谁掌握其中 51% 的算力, 就有重构链的能力. 在现实中能掌握 51% 算力的一般是构建私有链或者联盟链的企业或企业联盟, 他们很有可能借助区块链电子发票左右税收秩序. 这对税务机关验证发票真伪, 判定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有效性等将产生极大风险.
其次, 数据存储和数据冗余所耗费的成本会远高于利用行政授权实现相互信任的成本. 目前区块链无外乎公有链, 私有链和联盟链三种应用模式. 仅有一条的公有链实现一次比特币交易写入一般都需要 10 分钟时间, 所消耗的成本并不低. 若用公有链去存储所有税收信息数据, 所耗费的成本难以估量. 且无论哪种应用模式, 每一个节点中都包含全部信息数据, 必将导致大量的数据冗余. 以千万量级的比特币为例, 每一个比特币 "矿工" 需要备份的数据是数十 G, 以百倍的量级而言, 大量的数据冗余将是 T 级存储, 所耗费的成本会极大.
最后, 税收信息数据安全存在风险. 税收信息数据具有极高含金量, 通过分析企业的涉税数据, 可以清楚了解企业的经营, 人员, 销售情况及进货渠道等. 税收信息数据事关国家安全, 把它存储于区块链中的每一个节点会产生很大风险. 再者, 如果税收信息数据存储完全依赖企业构建的私有链或者联盟链, 那构建和维护的某个或某些企业从技术上就有制定规则, 掌控数据的先天优势, 而这些企业本身也在参与经济活动, 那资本的力量就可能掌握绝对话语权, 从而影响税务机关规范税收秩序.
在实现税收现代化进程中, 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基于税务机关法定义务, 消耗成本, 数据安全的考虑, 信息化建设中税收信息数据, 税收信息设备和税收信息技术主权当属税务机关的底线, 应该牢牢把握. 因此笔者认为, 区块链电子发票的推广运用应慢一些, 看懂看透, 再通过.
来源: http://blockchain.51cto.com/art/201810/584874.htm